國際建商掀倒閉潮!台灣「家底雄厚」躲過這一波? 專家點出4關鍵

房市行情

發布日期2024/01/04

作者陳雅玲

專家點出國內開發商能躲過這波國際倒閉潮的4大原因。(資料照) 專家點出國內開發商能躲過這波國際倒閉潮的4大原因。(資料照)

國際上傳出歐洲、中國大陸、日本、柬埔寨等國家,因通膨造成建築成本大漲,加上全球央行急速升息,導致開發商掀起倒閉風潮,但這股倒閉潮並未波及國內開發商。有建商認為是政府房市調控政策得當,且央行限縮資金貸放,將開發商經營風險做了控制;對此,商仲戴德梁行也點出國內開發商能夠在這波國際倒閉潮安然無事的4大關鍵。

戴德梁行3日發表2023不動產交易最近統計,在土地交易市場,綜觀2023年土地交易量為新台幣1,129億元,是繼2016年實施房地合一稅以來的次低記錄。戴德梁行不動產估價師事務所所長楊長達指出,量縮最明顯的土地類型是工業土地,2023全年工業土地交易量則緊縮至新台幣275億元,相對於2022年量縮高達620億元,主因是工業土地飆漲,顯然已到了製造業購置生產用地的成本極限。

楊長達認為,工業土地不再制霸,商業、住宅、工業土地交易量占比回歸基本盤,價格方面則唯有精華區土地,才看得到持續追價力道。

至於開發商囤地,與政策有相當大的正相關!政策開綠燈,建商購地不手軟,但政策受限,建商購地即觀望縮手。楊長達分析,近年政府接連祭出修法2.0,像是平均地權條例、房地合一稅、囤房稅及選擇性金融管制等政策,打斷了開發商原有土地進貨的步調,房市交易回歸自用需求的基本面,讓建商儲地備用轉趨保守。

不過,在這一波國際盛傳開發商倒聲一片,國內多數開發商未受到波及,戴德梁行認為有四大關鍵:其一是台灣的建商在2010~2020年的光輝歲月攢下了雄厚家底;其二是台灣的通膨相對於國際通膨而言相當和緩;其三是台灣央行的升息力道相對於國際上的利率上升屬於極度和緩;其四是台灣的開發商深黯住宅總價的控制,在成本上漲的壓力下透過壓縮建物坪數而仍能達到提高單價的目的。

展望2024年,自用目的購屋的基本盤仍相對穩固,對於土地市場仍有激勵作用,儘管房地政策短期間無鬆綁跡象,預估2024年度土地交易量仍有超越2023年的動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