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到2年整合700坪!75位地主團結同意重建 背後推手全靠「他」

成功案例

發布日期2024/03/13

作者陳雅玲

「吉林段危老案」為台北市中山區最大的危老自建案。(攝/陳雅玲) 「吉林段危老案」為台北市中山區最大的危老自建案。(攝/陳雅玲)
住了數十年老屋,終於等到要重建的一日!去年底啟動拆屋重建的「吉林段危老案」,基地面積達709坪,在都更危老案最多的台北市中山區,剔除單一產權整合重建的國賓飯店、上海商業銀行總部大樓,就屬這一案為最大案。

吉林段危老案位於民權東路二段、新生北路交叉口,距離捷運中山國小不到一百公尺,原屋況是十幾棟四層樓老透天,未來將重建為地下4層、地上14層大樓;該案短短僅花一年半時間整合住戶百分百同意送件。而在沒有建商介入下,背後全仰賴同為住戶,也是建築師的謝孟樂,整合75位地主、逾700坪的基地。


10多年的重建夢  因危老再度燃起
「打從我出生,這裡的房子也剛蓋好,」在向度聯合建築師事務所擔任主持建築師的謝孟樂,自小就在這裡長大,父母所住的房屋迄今已有55年,過去左右鄰居曾因房屋過於老舊,動了都更念頭,找上謝孟樂整合都更。不過,2011年受到文林苑事件影響,住戶整個重建信心崩盤,原本跑完畫定更新單元程序後就一度中斷,無疾而終。

直至二年前,住戶又再度找上謝孟樂,詢問有沒有危老重建的可能性,十幾棟老透天重建的希望再次被燃起。對於老屋重建,謝孟樂認為,危老比都更還要具有彈性,除了法定程序免除繁瑣,也不用受限於不同意戶,像是過往都更畫定了更新地區,基地內若有不同意戶就是一條漫長重建之路。如果選擇要重建走危老重建或許會快一點。

因此,謝孟樂在與部分地主商議後,憑籍著自身專業,擔任起整合住戶的重責,趁著假日、下班之餘挨家挨戶四處拜訪,了解住戶參與重建的意願,最難還要說服住戶同意重建,並且不要靠建商,還要自掏腰包自地自建。


吉林段危老案已經拆除,今年3月舉行動土儀式,預計2027年完工。(圖/謝孟樂提供)
不過,這樣艱鉅的整合任務,謝孟樂與團隊僅花一年半時間,就成功整合39筆土地、75位所有權人的同意。謝孟樂同在建築業的妻子賈惠雲跟著一路走過來,她認為,能夠順利成功整合,主要是謝孟樂按班就班、一步一步來,用淺顯易懂方式說明法規;他的做法也不躁進,一下子就要求住戶就簽一堆同意書,而是階段性不厭其煩告知地主現在該做什麼、接下來要做什麼決定,因而和地主建立彼此間的信任。

整合難題一樁樁  只有理解共榮才能共好
在整合過程中,首先,這塊基地面臨前、後棟透天立地條件不同、容積率不一樣的問題。前棟正對民權東路,後棟面臨巷弄,以權利變換來說,前棟的權值比後棟權值高,如果要分配條件相同,又如何說服地主一起重建?

謝孟樂以同為住戶的立場向住戶分析利弊。一是前棟要自家改建也是可以,但受限於基地太小,沒有辦法蓋平面停車位,不利於規畫產品;二是後棟土地使用分區為住三之二,容積率400%,但法規規定如果臨路面寬未滿16米,容積率則比照住三變成225%。前、後棟是互相依存,「沒有彼此,基地也沒有這麼好的條件」,只有一起重建,才能共榮共好。

至於一樓店面往往是整合的大難題,光是這塊基地就有25間一樓店面。謝孟樂說,地主心態「永遠覺得他的店面是最珍貴的」,但是過往建商談合建時,為了塑造產品的質感,絕大數不希望一樓規畫店面,聽到這情況,地主多是翻臉走人。為了消弭一樓店面地主的疑慮,因此重建後規畫,是百分百保留原有店面,等於25間店面原位置原分回,滿足地主分回一樓店面需求。

謝孟樂表示,雖然重建後店面坪數比原本店面縮小,但地主也自行查過法規,能夠理解重建後扣除一樓大廳、梯廳公設,店面只能縮小,即便只是開手搖飲料店大小,但也能透過整併擴充店面,因應招商需求。


團結成功重建  地主分回超過一坪換一坪
由於不同於建商合建,採取自地自建,前期費用來源也是能否啟動重建的關鍵。為了順利早點啓動重建,謝孟樂自行代墊前期費用,同時精簡控制成本,讓地主有信心能夠還款,加上這裡也有一棟自家資產,「大家能夠一起重建,就是一種福氣!」因此,謝孟樂在與家人商量後,負責全案管理的收費也是壓到最低,算是一半服務性質,只為讓案子能夠順利進行。

而重建資金的籌措,除了取得兆豐銀行認同與全力支持,也是經常碰到老人家質疑地問,「我這一輩子都沒有借過錢,一下子就向銀行借2、3千萬元,我怎麼還錢?」對於這部分,一般來說,是以這地點區位的新建案行情水準,經過財務評估,只要成本控制得當、房子順銷,基本上就能攤還重建成本。但這簡短30秒回應的一句話,背後是謝孟樂可能要花上30個工作天,才努力爭取到地主認同自地自建。

 
建築師謝孟樂親力親為,整合社區重建,不到2年時間取得75位地主同意重建。(攝/潘重安)
不過,謝孟樂也觀察到,住在老屋的地主多少都有重建的需求,部分地主常反映每年家中光是花水電維修費用不少,老人家上、下樓梯不便,如果家裡有年輕一代,接受資訊管道較多,對於談重建容易溝通,也很快就獲得認同。

談整合的過程,謝孟樂認為,不論是在設計或是人與人之間溝通,其實都是在尋求一個平衡點,拿捏的平衡點,就是要能夠滿足絕大部分的地主的需求。也因為秉持這樣信念,把75位地主團結在一起,讓一塊700坪基地能夠自地自建,而這塊基地的地主也因為不用與建商分屋,重建分回條件約1坪換1.2至1.3坪,相較於與建商合建,等於多分回坪數就價值一、二千萬,更實現10多年來老屋要重建的夢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