打破整宅既定印象!新一代社會住宅 帶動鄰近不動產加值

社會住宅

發布日期2022/12/14

作者都更全都通新聞中心

政大信義不動產研究發展中心舉辦講座,邀請國家住都中心研究發展組組長周美伶主講社會住宅新定義。 政大信義不動產研究發展中心舉辦講座,邀請國家住都中心研究發展組組長周美伶主講社會住宅新定義。
房價高漲的議題近年來備受關注,為實現居住正義,政府大力推動社會住宅以保障弱勢家戶、青年族群的居住權益。但與此同時,部分在地民眾基於對弱勢民眾的刻板印象、國宅、整宅窳陋破敗的既定印象,抑或對自身不動產價值減損的擔憂,進而引發社宅興辦過程中的各種質疑與抗爭。

政治大學商學院信義不動產研究發展中心13日舉辦「社會住宅價值新定義—共享好品質的新鄰居」講座,主持人中心主任陳明吉教授開場指出,現代社會住宅的設計在建築與環境上都經過良善的設計,為都市發展與更新加分,反而是含有違建且難以都更的老舊建物才是城市毒瘤,具有鄰避效應。此次特邀國家住宅及都市更新中心研究發展組周美伶組長,從以往舊國宅、整宅社區面臨的問題談起,進而闡述新樣貌的社宅對整體鄰里環境以及不動産價值的正面效益。


跳脫以往既定印象  從建設到營運屢獲肯定

周美伶檢視目前老舊國宅、整宅所面臨的問題,例如:建築空間設計不良、欠缺公共管理機制、公共設施年久失修、過度集中弱勢租戶等,這些社區往往因維護不易而窳陋頹舊,易成為國人眼中的貧困住宅區,連帶影響周邊區域房價及居住品質。近年更因複雜的產權歸屬問題,使得都更整合困難、無法及時導入資源改善社區環境,也讓民眾對社宅的接受度偏低,產生鄰避效應。

然而,現今只租不賣的社會住宅在政府主導推動下,從硬體建設到軟性營運服務都已展現全新樣貌。透過公部門專業團隊把關,不僅在建築品質方面謹慎選用優質建材,更導入智慧居家及節能環保技術,也落實綠建築設計為城市永續有所貢獻。許多已完工社會住宅更屢獲公共工程獎項及國際標章肯定,周美伶以臺北市松山區健康社會住宅舉例,該案選擇具有原建築物紋理特色材質,將舊址轉化為景觀的一部分,不僅延續上一代的情感,更讓新舊環境元素共生共榮,亦榮獲2020年第八屆臺灣住宅建築獎肯定。

周美伶表示除了硬體設備升級外,營運管理及福利服務的補強也極為重要。社會住宅除了改善居住場所條件,並可以結合社區營造、文創育成、弱勢培力等,創造出更大的公共價值。其中,她以林口社宅的9年公共藝術計畫為例,此計畫脫離既往執行方式,除了裝置藝術作品以外,並與藝術家駐村及展演等行動串聯,硬體與軟體結合,讓新一代社宅規劃從公共空間運用著手,推動社區環境美學培養,創造從生活中享受藝術的社區環境,是一打造宜居住宅的主要策略。


挹注資源導入新技術    讓居住變為更多元服務

為了提升社宅內住戶的生活品質,並重視社宅永續經營,周美伶指出台灣的社宅透過專業社區管理團隊,不僅有效提升基本設備修繕效率,在社福弱勢照料及欠租介接機制上,亦可透過這些專業、智慧化的物業管理系統,快速解決應對居民所需。

未來就住居角度出發,周美伶也提到應該多元嘗試各種社宅服務的可能性,例如提供青年回饋租屋模式,鼓勵青創人口從社會、公共服務性角度參與社會住宅事務;社宅與地方NGO組織的合作,規劃公益社福服務進駐社區;輔導服務高齡、身障服務之公益團體經營社宅,提供多元的居住空間以滿足各社會族群的需求,共同推動對社區、弱勢族群有益之方案。

周美伶最後強調新一代社會住宅不僅是提供民眾安居的選項,更將能連帶提升周邊鄰里的生活品質。對於社會住宅未來的期望,將不再侷限於提供與滿足住宅需求,而是透過政府挹注公共資源導入各項新技術,讓社會住宅成為一個推動建築、物業管理相關產業創新發展的試驗基地。